“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。”4月20日,谷雨节气如约而至,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热烈的春在此时绽放,微风细雨好不惬意。在呼和浩特,正是桃花杏花满树开、燕子低语、候鸟归家的时候,青城满目皆春色。谷雨节气不仅有热烈的春,还有喜人的雨,在春雨的滋润下,万物生长,一切都更具期待……
春之尾声 生机勃发
(资料图片)
谷雨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,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太阳到达黄经30°时为谷雨,一般会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,今年的谷雨在4月20日。据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王海荣介绍,雨生百谷,故曰谷雨,此时降水明显增加,田中的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种,最需要雨水的滋润,“春雨贵如油”就是此意。谷雨与雨水、小满、小雪、大雪等节气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,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
按照节气的规律,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,分别是:“一候萍始生,二候鸣鸠拂其羽,三候戴胜降于桑。”意思是说,谷雨之后浮萍开始生长,过五日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,再过五日桑树上可以见到戴胜鸟。王海荣介绍,从气候变化来看,谷雨时节,中国南方地区开始明显多雨,特别是华南,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,往往会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。秦岭——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,从秦岭——淮河附近向北,春雨急剧减少。而从气温的角度来看,在谷雨时节,呼和浩特春日的意味正浓,离春天真正结束还有一段距离。
品茗赏花 习俗多样
“不风不雨正晴和,翠竹亭亭好节柯。最爱晚凉佳客至,一壶新茗泡松萝。几枝新叶萧萧竹,数笔横皴淡淡山。正好清明连谷雨,一杯香茗坐其间。”在郑板桥笔下,清明、谷雨期间不风不燥,南方的翠竹和新茶一派生机勃勃。传说,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、辟邪、明目等,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、喝谷雨茶的习俗。
物候有先后,农事有早晚。谷雨时节,有些地方“谷雨谷满田”,有些地方则是“谷雨种大田”。在我们呼和浩特,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,在谷雨到来的时候,农作物才刚刚播种下去,农民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春耕。尽管田野里还是一片寂静,但是桃花、杏花已经竞相开放,公主府、乌素图的花海也成了市民热衷的打卡地,北疆春色也别有一番风味。此外,谷雨前后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,因此在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。
王海荣介绍,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,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“谷雨花”。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时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。至今,山东菏泽、河南洛阳、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时节举办牡丹花会,供人们赏玩。在全国的其他地方,还有在谷雨时节祭祀仓颉庙、祭海的习俗,祈福一年的风调雨顺和平安健康。
喜人春雨 润泽大地
谷雨节气当然少不了降雨,雨水催生世间万物的生长,对于农事的意义十分重要,此时的降雨也多了一份可爱与亲切。早在1300多年以前,唐代诗人杜甫在名篇《春夜喜雨》中就写道: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
同样,民间关于谷雨节气的谚语也有很多,如“谷雨无雨,后来哭雨”“谷雨前后一场雨,胜似秀才中了举”“谷雨无雨,旱透河底”“谷雨有雨兆雨多,谷雨无雨水来迟”……从这些谚语中不仅可以看出人们对谷雨时降雨的喜爱,更能看出民间认为谷雨这天是否降雨是一种预兆。如果当天有雨,预示着一年的雨水充沛,无雨则之后的雨水也匮乏。
“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,淅沥沥沥下个不停。”“最美的不是下雨天,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。”“天青色等烟雨,而我在等你。”正如这些流行歌曲唱的那样,春雨除了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,还会给人一种唯美浪漫的气氛。尤其在北方,经过近日沙尘的天气侵扰,人们更是期盼着下一场春雨,净化空气,洗去尘土。
“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”,在谷雨节气中,让我们在喜人的春雨中,抓住春的尾巴,亲近大自然,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的迷人景色吧!